『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宋温暖:“我这也是为了帮他们,先解决掉军部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可以轻装上阵。”
一位首长问道:“等事情到了那个程度,恐怕说明,他们已经被国军围住了,那要怎么脱身呢?”
宋温暖说道:“我肯定不会让他们,从我这里突围的。
要走,就得堂堂正正的,从顽军的队伍中杀出去。
这些部队打日本人不出力,打自己人倒是挺积极的。
咱们多搞垮几个,国人也不会心疼他们。”
另一位首长:“你估计他们的四周,能有多少顽军对他们出手?”
宋温暖:“如果算上江南民兵第三师的两万人马,总共能有十一万左右的国军。”
一位首长说道:“如果不算你们,国军是准备了八万多人,对付咱们九千人的军部。
这兵力的比例,已经快到十比一了,形势险峻啊!”
宋温暖接着说道:“这一仗打完了,我会让民兵第三师的人,返回甘南避避风头。
他们回到甘南后,会原地解散,江南民兵第三师的番号撤销。”
那位首长听了大吃一惊,手里的烟斗,抽着都不香了。
“小宋司令,你的动作有点大呀。
这样一来,你们甘军的损失也太大了吧?
还有,你一个师两万多人原地解散,他们怎么安置?
那些部队指战员的思想和情绪,你准备怎么去安抚?”
宋温暖:“首长,我的第三师,哪里还会有两万多人呀?
他们应该被新四军的同志们……,怎么着也得消灭个万八千来人吧。”
首长笑道:“我说你刚才的话题,怎么转变的有点大呢。
看来你的这个民兵第三师,是准备另有重用啊!”
宋温暖说道:“首长英明,我这个民兵第三师,在这次的行动中是最关键的一环。
咱们江南的军部,能不能全须全尾的走出困境,全靠他们了。
首先,他们给陪都国防部报备的人数,是两万一千人。
但是他们现在实际的数量,大约是三万八千人左右。”
首长们:“嘶,你们在江南的民兵师,现在已经发展到这个程度了么?
我记得你们已经有六个师了……
也就是说在江南这一带,光你们就有二十多万人马了。
好家伙,你比当年江西苏区,部队人数最强盛的时候,还要多出不少啊。”
宋温暖谦虚的对大家说道:“哪有首长们说的那么多呀,这个第三师不过是个特例而已。”
宋温暖快擦汗了,一个不留神把实话给秃噜出来了。
现在绝对不能爆出真正的实力,因为他心里怕呀!
为了这个事,他事先已经和大首长交过底的。
虽然宋温暖,现在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少人马。
因为下面部队发展的不错,都想着有一天能够一鸣惊人。
所以他们在报编制的时候,都只照着一半人数说。
因为他知道明年的六月份,那个学素描的主,要在欧洲搞一个大动作。
如果那件事情爆发出来了,就怕这边有人头脑一热。
真要是被哪个提出一个,保卫莫斯科的口号。
让宋温暖出兵去那边帮忙,那他可连个哭的地方都没有了。
首长这边的意见很明确,就是先把小鬼子赶出中国去。
才是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应该去做好的事情,其他的都免谈。
宋温暖接着说道:“各位首长,你们还记得在几年前,刚刚成立军部的时候。
我送给了军部首长,一个警卫旅事情吗?”
一位首长说道:“我们到是曾经听说过,你说的这件事情。
可是他们开赴前线以后,突然就没有了消息。
有人说他们是糟了小鬼子的毒手,已经全军覆灭了,难道……”
宋温暖:“没错,正如您所想,他们并没有消失。
我把他们藏在了民兵第三师里,让他们偷偷的发展。
现在已经从一个旅的人马,发展成为一个师了。
这次由民兵第三师的部队,过去帮侍从室的忙,就是为了方便他们归队。
八万陪都阵营的精锐部队,想吃下三万兵精弹足的新四军,那简直就是在痴人说梦了。”
大家看着宋温暖,用笔在地图上做着各种的推演。
其实宋温暖也没这么大的本事,这些都是上辈子,他在网站上看到的。
那里有很多文章,都是关于这个事情的各种解决方法。
尤其是在穿越题材盛行后,网上就有了一种文章。
就是《假如我有一支部队,回到那时的江南云岭》。
宋温暖曾经仔细的查看过,那些文章的解决方案。
今天他在地图上画出来的,各种作战方案和假想,就是当年在网上偷的师。
首长们都很赞同他的作战方案,就准备照他的方案去准备。
当然了,在事情开始之前,他们也在等待着,陪都侍从室的反应。
毕竟他们的心里也不是很相信,陪都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抗日友军出手。
该来的还是要来,历史的滚滚车轮,并没有因为宋温暖来到了这个世界,而有所改变。
就在十月底,宋温暖回到甘南还没有几天呢,陪都国防部的全国通电就来了。
“因各战区进行军事部署调整,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各个部队,全部退到黄河以北。
所属部队缩编到十万之数,并于十一月下旬前完成。否则按叛军处理,予以剿灭。”
这都打着仗呢,你让江南的新四军,在一个月之内过河?
他们光是用脚走,一个月之内都不一定能走的到,更别说还要一路打过去。
气得山东的同志直接喊话:现在老子忙的很,就在敌占区这里打鬼子呢。
老子两三年之内,是过不了黄河的。
要不你陪都的部队打穿鬼子防区,来敌后剿灭我?
各界民主人士也纷纷喊话,让陪都侍从室冷静,全以民族大业为重。
再说了,你陪都说是军事调动,可是只调动人家陕北的部队。
还要人家把自己的兵力,全部缩减到十万以下。
这个针对性也太明显了,让那些中间派都看不下去了。
纷纷致电侍从室,表达自己的不满,希望侍从室可以改变他们的命令。
侍从室死扛着压力不松口,因为他们有这么做的底气。
这时日军也在向北调整兵力,南方的压力明显的减轻了。
再加上陪都对陕北显示的敌意,日军在南边军事行动,直接诡异的停止了。
他们明显是在纵容陪都的势力,对红色陕北进行军事打压。
而陕北这边,也在十一月的中旬,对外发表了一篇文章,表示了强烈的抗议。
可陪都侍从室不管不顾的,仿佛要一条路走到底似的。
他们顶住了各方的压力,对发出的这道命令,就是不松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