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祝大家伙儿新春快乐,蛇年大吉)
听到自己的家父皇所说的这些话后,太子朱标忍不住眨了眨眼睛。
不是……自己家父皇,这都什么操作?
对蚊香居然这样了解,自己啥都没说,他就将之都给说出来了。
一看就知道,父皇已经偷偷的用过了。
不过,片刻的呆愣之后,再想想自己家父皇的一些作为,又觉得自己家父皇,干出这些,也再正常不过。
这还真的是自己家父皇,能干出来的事。
而且,好像在此之前,父皇就已经在自家二妹夫那里给安排了不少的人。
这……真不愧是自己父皇。
在心里面如此想着的时候,朱标把心里面的这些,不一般的感受给忍了下去。
而后望着自己家父皇,又一次开了口。
将他这次,在自己家二妹夫那里所得到的诸多消息,都告知了自己家父皇知晓……
“好!好!这家伙真不愧是咱的好女婿!”
朱元璋大家听到朱标所说的种种事情之后,脸上露出笑容来。
直接便在这里进行夸奖。
和之前那口是心非,已经有了极大的不同。
以往的时候,朱元璋哪怕是梅殷做得再好,心里面对梅殷所说的再认同。
他都不会说出来。
最起码嘴上会非常的强硬。
但是现在则不同。
现在的老朱,哪怕是当着朱标的面,都会夸赞梅殷了。
承认梅殷的优秀。
不再是之前那般的死鸭子嘴硬。
梅殷所出的这些主意,朱元璋心里面是真的很认同。
很多方面,都符合他的心意。
尤其是知道了梅殷的底细之后,知道梅殷是站在一个后来者的角度之上来看这些事的。
在自己的看来,很多事都是头一次做。
但是梅殷从后世而来,却是知道很多事情的经过,结果。
甚至于连很多的过程这些,都知道。
这点从他专门询问标儿,这次攻打西南,除了傅有德之外,还有谁领兵,在知道了之后,又对沐英这孩子大加赞赏。
还提议今后让这孩子,镇守西南上面就能看得出来,这些很有可能,就是在梅殷的认知当中所发生的事情。
沐英这孩子,在西南那边干的肯定是非常的不错。
不然的话,绝对不会如此。
而且,正是因为知道梅殷的这个特殊身份,朱元璋如今才会在很多重要的事情上,都要想方设法的去问一问梅殷,在这些事情上的意见。
问过了之后,在不少的事情上做起来,才会更加的有信心。
在听了朱标所说的这种事情之后,朱元璋立即就进行了诸多的安排。
接下来,大明这边很快就进入到了紧张的忙碌之中。
而朱元璋这里,也把老五朱橚给喊了过来。
让他接下来亲自带着一些优秀医者,随军而行。
为接下来的攻打西南做准备。
朱元璋还特意的嘱咐自己的五儿子。
让老五最近一段时间,没事了多去见见梅殷这个二妹夫。
和他多说一说,西南的疾病防治等多方面的事。
让他多给提提意见。
争取把梅殷给掏空了。
在朱标前去询问了梅殷的前提之下,朱元璋又让周王朱橚前去那里问梅殷,走上这么一遭。
并不是多此一举,脱裤子放屁。
而是说朱元璋,有他自己的考虑在上面。
那就是,标儿终究不是一个真正的医者。
对于很多事情上,了解的绝对没有老五深。
让老五前去见见梅殷这个臭小子,让他和老五之间进行一个深刻的交流。
那么用处绝对会非常的大。
老五肯定能够问出一些自己等人,所想不到的事情,得到更多的启发。
迎来一些机遇。
而且老五在接下来,还要亲自随军去西南那边。
让他亲自去问,肯定要比自己这些人去问,再转述给老五好的太多。
可以说,这一次别看他这里明面上派出来了三路兵马。
实际上,真的算起来是四路。
另外一路,就是以老五这为首的医者队伍。
老五是这一路的兵马大元帅。
而且他也很相信,老五的任务同样是很重。
作用同样是特别的大。
他可是行军打仗出来,太清楚优秀的军医,对于大军而言到底有多么的重要!
有多么强大的意义!
只要治疗得当,很多人原本在战场之上受了伤后是不用死的。
有了一个强大的军医系统,那么将士们在进行作战的时候,都能放下很多的心。
可以更加放心的,和敌人去厮杀。
不用再担心只是手脚等地方受个伤,就有可能会引起死掉。
而且,这一次前去攻打西南那边,军医更加显得重要。
毕竟西南那边瘴气多。蚊虫多,疾病多发。
纵观历史,中原的对于西南那边用兵。
最需要考虑的,从来不是西南那边的人有多能打。
而是要考虑那边的气候,道路,疾病等诸多事情。
只要能够把这方面克服,那么在很多事情上根本不用担心。
把这诸多事情进行安排的同时,朱元璋这边,又一次期待起梅殷所弄的蒸汽火车了。
这要是梅殷这边,弄出来的蒸汽火车,能够在整个大明都给推行下去。
全国各地遍布铁路网。
那往西南用兵,简直别提该有多方便。
直接开着火车,拉着众多的将士,武器,还有粮草这些一路开过去。
将士们不必辛苦,事粮草运输也不必担心不及时。
而且,通过火车来进行运输粮草的话,损耗至少要低六七倍。
往西南用兵,除了疫病这些外,还有一个重大的需要考虑的地方,就是粮草的运输问题。
毕竟了那里道路崎岖难行,而且距离这边又远。
哪怕是从广东,以及其余靠近的省分运输粮草物资,也没那么容易。
路上的消耗极大。
但眼馋归眼馋,现在事情没有发展到那一步,只能是先眼馋着。
朱元璋有着紧迫感,他如今已经已经年过五十。
哪怕是通过模拟梅殷的人生,知道自己已经活了一个很大的年纪。
还有至少三十年的寿命。
但是,他已经就有种紧迫感。
若是以往,他觉得再活个三十年已经很长了。
但是现在,在通过模拟了梅殷的人生,知道了今后大明将会发展到何种程度之后,那么对于他而言,当真是时间紧迫。
三十年远远不够。
他要尽可能的在自己这有限的三十年的时间里,做出更多的事情来。
争取能够让他活着的时候,看到更多的好东西。
能够见识到自己大明,发展到何种程度。
有些事情,只是在模拟器当中看到并不行。
那些终究只是镜花水月。
至少对于朱元璋而言是如此。
只有变成现实,亲眼看到才能让人心里面踏实。
接下来,随着朱元璋这边的一声令下。
众多的兵马,开始调动起来。
诸多物资也开始运转。
这个由朱元璋亲手缔造的,从战争时期走过来的战争机器。
又一次开始急速的运转。
而一旦运转开,就又一次的展现出来了他的可怕之处。
众多的物资,从四面八方到汇集而去。
然后被人运着,往西南那边而行。
众多的将士,知道将要作战,不仅没有任何的担忧,相反,一个个都是欣喜不已,
无比的开怀。
不惧怕战争,只怕在接下来的战斗当中立不下相应的功劳。
更害怕这次战争,没有自己的份。
不能够参与到这次行动之中。
被选上的人,一个个无比开怀,那些没有被选上的人,很多都是痛心疾首。
比自己痛失了诸多的钱财,还要难受。
如今大明,对于的普通人而言,最好的东西是什么?
就是军功。
朱老板对于军功极其看重,而且对于将士们,也特别的信守承诺。
那是真真正正的有功必赏。
从不吝啬,说多少就多少!
克扣粮饷,吃空饷这些事,基本上是没有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大明的兵马才能够纪律严明。
才能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才能够一步步的走到今天!
广东那边的傅有德,已经是彻底的放下了广东这里诸多俗事。
只专心的准备兵马,而后带着兵马从广东这里出发,开始朝着西南进军。
和这地方上的诸多事情而言,打西南才是真正的头等大事。
燕王朱棣,依旧在广东那边坐镇,及时清理蛀虫。
同时,也是要给傅有德他们这一路大军,做出一个后勤上面的保障。
给他们一个稳固的大后方。
其实朱棣也是非常盼望,自己能够带着兵马到了战场之上肆意的纵横。
但却也知道,这些事儿如今只怕是不好轮到他的。
而且,一场大战需要许许多多的人进行配合,各司其职。
如此才能够将仗打得完美。
才能够尽可能多的,来获取更大的利益。
他虽然没有在战场之上,进行拼杀。
但现在做的事,也同样重要。
后勤一直以来都特别的重要。
要不然的话,为什么当初父皇论功行赏,封国公的时候。
直接把没有怎么上过战场上的李善长,给定了功臣第一。
而且,他的日子并非没有奔头。
在尽可能的帮父皇,大哥他们来解决了诸多的事情之后。
他这里也是可以出海好好的奔自己的前程,做上一番事业的。
他提枪跃马,纵横纱场的日子,是在海外!
是在自己家二妹所说的美洲!
他这里,只有努力的把各种事情给做好,帮助父皇大哥他们尽快的把大事给办完。
那么在接下来,才能够更快的出海。
更快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
诸多制造蚊香的厂,随着朱元璋的一声令下,还有梅殷这边的全力配合,迅速的建立起来。
很多的人被招进了工厂,开始飞速的生产蚊香。
不仅如此,为了能够更好的前去供应前线,减少运输成本。
梅殷这里还直接培养出来了一大批熟练制造蚊香的工人?
让他们随着兵马前行。
在尽可能靠近西南的地方建立厂房,进行生产。
这样的话,在接下来蚊香的运输,就能够大大的缩短距离。
能够减少许许多多的成本。
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到了此时,梅殷的钱财早就已经花不完了。
这个时候的他,早就有了更大的追求。
不可能再斤斤计较的,算这些钱财上的得失。
和能够让整个世界,按照自己的设想去运转,能够让整个族群变得伟大相比,那些都是虚的。
都是不值一提的事情。
而做这些事情的同时,梅殷也还做着其余各方面的努力。
比如到了这个时候,大他这里所创办的学堂已经进行了增设。
又多扩充了十个班级,能够多教授五百人来学习。
如今,梅殷这边所进行的教授,已经有了一个很大的成果。
比如说,他们这里的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所掌握的算术知识,都已经超过了很多只读四书五经的那种传统的学士。
帮家里面算账这些,已经没有了问题。
各方面的成果都是有的。
再加上朱元璋这个皇帝大力扶植,双水村小学规模想要不扩大都不可能。
如今,他还从老朱那里得到了一个更为确切的消息。
那就是老朱已经决定,在今后开始在全国各地都兴建新学校,办教育。
就是用梅殷所编撰出来的这些教材。
准备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行。
若是别的皇帝说这样的话,梅殷肯定是不信的。
因为他太清楚,他所弄的这些教材,对于传统的儒家文人而言,到底是有多么的离经叛道。
那是真真正正的,可以吊起来给烧死的。
儒家士大夫众多的人,对这些有多反感,他是很清楚的。
但是这个时候,说这些话的人,乃是朱元璋。
他是真相信老朱有这个魄力,也有这个手段。
这是一个在原本的历史上,都能把孟子从庙里面给赶出去的人。
如今有了自己的存在,老朱绝对可以行事更加的激烈。
也更加的刚毅。
那些文人们的众多狗叫,老朱是不受其影响的。
甚至于把老朱给惹恼了,老朱把他们给砍死,都不是不可能。
而这也让梅殷,越来越有干劲了。
只觉得前途是一片大好,一片的欣欣向荣。
诸多的事情,都正在沿着他的设想,大步大踏步的前行。
朱元璋,朱标他们这些人,一直都在感谢上苍,给他们送来了梅殷这么一个,极其优秀的人。
而实际上,梅殷又何尝不感谢上苍,把他给送到了明初洪武年间,让他遇到了老朱呢?
就他所干的这些事儿,放在很多的皇帝身上,都不可能完得成。
不可能得到,这么大的支持力度。
也就老朱有这个魄力,有这个手段!(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