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怒海覆清1852 > 第七九二章 旧官僚中的精英

我的书架

第七九二章 旧官僚中的精英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时间来到1855年的六月。

  经过了一个月的努力,京城的秩序终于稳定了下来。

  同时董良将其改名为“北平”。这传递出了一个重要的信号,似乎华族不准备将这里作为都城。



  然而紧随其后,董良又下令将南京改名为古称金陵。

  北平、金陵、重庆、上海都将作为华族的直辖特别市存在。

  华族最终定都在哪里,董良并没有宣布。很显然所有人都不觉得福州会是都城。

  此时,华族的内阁各部还在福州城,那里实际上履行着都城的职能。

  不管怎么样,北平还是北方的中心,今后华族的疆土扩大之后,也许还会有南平、东平和西平。

  赵烈文和总参到了北平之后,接手关外和草原的作战指挥,董良的压力小了很多。

  他开始专心处理北方的政务。

  六月的京城已经能够感到有些热。

  这北方的天气,冬天很冷,但是夏天却又非常热。

  刚刚体会了几天春日的感觉,蹭的一下就变成夏天了。



  前几天还刮了沙尘暴,这让董良万万没有想到。

  其实到了清末,因为土地矛盾的加重,很多汉人移民到了草原南部开垦土地,已经对这里脆弱的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草原的荒漠化已经开始变得严重。

  董良希望华族发展,但是不希望以透支环境的方式。

  有一天,子孙后代想要看一下自然的美景,还得跑到那些精心保护的景区去。

  这是在透支后人的资源。

  “元首,您等的人全都到了。”善祥轻飘飘地走到董良的身后。

  女孩的脚步非常轻巧,走路都没有声音。

  董良所在的位置是恭亲王府的后花园,这里又名萃锦园,连着什刹海,风景秀美,视野开阔。

  董良特别喜欢这种视野开阔的地方。尤其是在书房中坐久了之后,到这种地方来,会让人思路突然间放开。

  听到了傅善祥的汇报,董良的心中一松。



  他终于可以扔掉一些包袱了。

  这北方的管理比南方还要难。南方一直都是反清势力的大本营,就连普通百姓对满清的归属感都不强。

  因此华族很容易在那里立足。加上南方的商业发达,华族的改革推进起来更加容易。

  但是北方一直都是满清重点经营的地方,也是封建残余势力最强大地方。华族要想立足,要想推进改革,困难重重。

  另外,董良对北方还有一个大计划。

  即“北人南移”计划。

  前面已经说过,河南、山西、山东、河北,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也是华族百姓最早开发的地方。这里的土地已经被开垦了几干年时间。

  曾经到处都是森林,土地肥沃的黄土高原已经变得光秃秃的。六朝古都所在的关中更是变得不适宜居住,曾经温柔的母亲河变得暴躁,地处中原的河南、河北各地水灾和旱灾频发。

  这一切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人太多了,环境承受不住这么多人口的索取。



  在这个时代,解决人地矛盾最好的办法不是控制人口增长,而是移民。

  移民不仅仅可以缓解本土的土地压力,还可以完成领土的扩张。

  当然这个办法只适用于此时的世界。

  见面的地点放在恭王府中庭最大的银安殿。

  张亮基是其中之一,他的心中有些忐忑。

  虽说他是带着手下投降的,但是平心而论有些晚了。

  要是再早一些,他还能说对华族有功劳,但是这么晚投降,华族能够不治自己的罪就不错了。

  他只是一个举人出身,但是靠着捐官获得了出路,然后通过自己踏实的政绩做到今天的封疆大吏。

  这首先说明他是一个有野心的人,渴望向上爬。其次说明他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他能够做成事情。

  他今天48岁,正是一个男人在仕途上最成熟的年龄。



  他在许多地方做过官,处理过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着丰富的从政经验。

  并不是所有的满清官员都是那种离开师爷就什么都不会做的饭桶。

  还有很多人天生就适合做官,他们知道如何用人,知道如何化解危机、解决矛盾。

  华族在管理制度上与满清不同,但是华族的官员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他们读的都是圣贤书。

  投降之后,张亮基在济南继续呆了一段时间。

  华族派遣了一个工作组到济南府,处理山东地方行政权力的移交问题。

  张亮基就负责协助他们的工作。

  这段时间,张亮基没有耍任何的花招。反倒是帮工作组处理了几个做小动作的地方知府。

  相处了一段时间,张亮基才知道,这个工作组的组员都是华族后方抽调的官员。



  他们有的以前是师爷,有的是吏员,有的是基层的官员。

  其中职位最高的竟然只是一个通判。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办事能力非常强。

  这让张亮基认识到了华族的用人之道。

  不过他也许没有机会了,因为他在满清的官职太高了,华族还敢用他吗?

  很快他就得到了家人的消息,妻小已经回到了家中。

  他是江苏铜山人,铜山早就已经完成了土改,张家本是一个聚居的大族,现在已经被强制分家。

  其实也不用强制,他们要是不分家,就无法分田,因为土地是包产到户的,大户人家在分田方面没有优势。

  张亮基在老家有一些积蓄,即使没有土地,家人也能生活得很好。

  华族并没有没收他的家产,这也在他的意料之外,也许算是对自己投降的奖励吧。



  就在他专心协助工作组处了山东的各项事务的时候。

  上面突然通知他进京。

  进京干什么?没有一个人告诉他。

  同张亮基一同进京的还有曾国藩、骆秉章、李鸿章、胡林翼、郭嵩焘……

  可以看出,这些人全都是满清的旧臣。

  他们与彭玉麟和左宗棠不同。后者虽然能力很强,颇有名气,但只是别人的幕僚。

  满清朝廷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皇恩可言。

  因此,彭玉麟直接被放到了非常关键的安南地区。

  而左宗棠成为了统帅一路大军的将领。

  董良对满清末期一些有能力的大臣并不排斥。



  很多人对曾国藩的观感不好,觉得他杀人太多。

  然而他曾剃头的名号是那些地方士绅给他起的,士绅视他为敌人。

  至于湘军后来对南方百姓的屠杀。那时候的湘军已经是一个个小军阀在统领。

  此时的曾国藩还是一个有些政治抱负,有些小清高的官员。而且在对付地方士绅势力上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手段。

  这都是被逼出来的,他在湖南办湘军,但是清廷不给他钱,他只能自己想办法搞钱。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性格,长沙城内的湘军在骆秉章和左季高的带领下投降之后。曾国藩倔强地成为战俘。

  在战俘营的这段时间,曾国藩看了很多书,主要都是华族自己的书以及翻译过来的洋人书籍。

  他曾经读书破万卷,古人的书都牢记于心。

  正是这些书培养起了他的世界观。

  但是在战俘营看到的华族书籍,让他对这个世界产生了不一样的认识。



  聪明人一般都擅长思考。

  曾国藩想明白了。为什么华族能够击败大清,能够击败太平军。

  因为华族是一个更加高效、更加先进的组织。

  就像是人力织布机在效率上无法超过蒸汽机驱动的机械织布机。

  那么华族的组织制度究竟先进在什么地方呢?这是曾国藩一直想不明白的地方。

  华族的官员从哪里来?肯定也是那些读过的人。而大清通过科举已经网罗了读书人中的精英。

  同样的人,先进在什么地方呢?

  直到前不久,他终于写了投降书,从战俘营释放了出来。

  他的家人也都回来了,不过家里多余的土地被分了,宅子也只保留了一部分。

  他家的田地和多余的宅子都是在土改之后分给村里那些曾氏宗族的人。



  大家对曾家不再像往日那般敬畏,但是曾国藩回乡之后依然受人尊重。

  他现在没有任何职务,无官一身轻,没事儿就到处转悠,甚至下田去打理分给自家的农田。

  他的长子曾纪泽已经十六岁,也被他带着下地干活。

  这段田园生活,他接触到了华族的基层政权架构。

  在农村地区最底层的是生产大队,在城里面有坊市里弄。

  生产大队长一般都是村里面的普通农家汉子,要懂农时,能够服众。

  对出身有些要求,原本是地主的人无法担任大队长。

  一个大队可能是原本一个村子,也可能是半个,基本上由一百户人家组成一个大队。

  要是山里面那种居住得比较分散的村子,则可能分成若干的小队进行管理。

  这种制度,让曾国藩看到了一点八旗的影子。



  将所有百姓以军事化单位进行编组。

  再配合上每个村的民兵队,这算是全民皆兵啊。

  这样的制度,在军事上自然不会弱。

  只要执行得好,那么华族就有源源不断的兵源。

  曾国藩办过湘军,他知道征兵最好从老实巴交的农民子弟中招募。

  这些人首先是听话,其后,有一些想要改变现状的农民子弟只能通过当兵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部分兵在军中的积极性非常高。一支军队中有老实听话,听从命令的。有积极上进,头脑机灵的,这样一支军队就不会一团死水,就会爆发出无穷的活力和战斗力。

  不过护卫军必须要保证能够控制这些人,要不然生产队长和民兵队长也可能变成地头蛇、恶霸,新的士绅阶层。

  曾国藩跑到大队部与生产队长和民兵队长聊天。

  生产队长也姓曾,名叫曾大牛。原本是曾国藩家的佃农,种了一辈子田,确实是一把好手。人也厚道、老实。



  他是那种在路边捡到一文钱都要还给人家的那种人。

  曾大牛告诉曾国藩,自己主要做的事情就是督促大家按照农时播种、施肥,到了交公粮的时候带着大家一起去交。

  他的上级是乡镇公所。

  华族在每个县有公署,下设若干个乡镇公所。

  每个乡镇公所有十几二十个生产大队。.



sitemap